翟東昇深度剖析:動盪變革期的大國博弈邏輯與中國破局之道
一、川普關稅戰的真相:一場被誤讀的財政自救行動
「許多人將川普對華關稅戰視為單純的戰略打壓,這是典型的誤判。」翟東昇在深圳講座現場一針見血地指出。 2018年初突然爆發的全球關稅戰,其核心動因實則是川普政府的財政危機。
關鍵推手在於「減稅陷阱」:川普執政初期推行大規模減稅政策,計畫每年為富人和中產階級減負2,500億美元。但錢從哪裡來?最初的「邊境調節稅」方案因涉嫌「劫貧濟富」遭共和黨內部否決。隨後他寄望於「減稅+降息」的雙重刺激,試圖以低利率對沖財政赤字。然而時任聯準會主席耶倫拒不配合升息政策,繼任者鮑威爾更在2018年初“背叛性加息”,導致川普的財政平衡計劃徹底崩盤。
「關稅本質是向全球徵收的消費稅”,翟東升援引其2019年發表於《人民大學學報》的論文強調,“當國債利息支出首次超過軍費(2024年達8900億美元),37萬億美元存量債務中9.6萬億和老還需要時,關稅維持了美國財政的借命。
二、中國反制的戰略升維:從“低關稅幻想”到“非歧視原則”
面對美國新一輪關稅攻勢,翟東升提出顛覆性策略:“放棄對低關稅的執念,全力捍衛非歧視原則。”
醫用針頭的啟示:2025年2月美國對華醫療針頭加徵關稅後(中國佔全球供應65%),進口商集體停發訂單。 5月初美國醫護協會向政府發出靈魂拷問:「針頭庫存將於月底耗盡,請明確優先救治群體:癌症患者?吸毒者?急診患者?還是糖尿病患者?」這個小商品引發的公共衛生危機揭示:供應鏈權力正在重建。
非歧視原則的實作路徑:
- 若美對華商品全面加徵30%關稅,中國無須追求對等降稅,而應要求美方對所有貿易夥伴同步徵收30%關稅;
- 此舉將維持中國製造商的相對競爭力,避免產業被迫外遷;
- 最終讓美國自食其果——全球最低關稅區的地位將轉移至中國,「未來在深圳買中國製造比在紐約更便宜」。
三、中東變局:胡塞武裝改寫戰爭規則的啟示
「胡塞武裝用拖鞋和八倍音速飛彈,戳破了美式軍事神話。」翟東昇用最新戰例剖析中東權力重組:
2024年也門胡塞武裝首次以高超音速飛彈襲擊美軍航空母艦,儘管因導引技術不足未直接命中,但迫使航母緊急規避致兩架艦載機墜海。 “當非國家行為體掌握八倍音速技術(美軍僅四倍)時,傳統霸權已失去技術代差優勢。”
伊朗的戰略價值再評估:
- 被嚴重低估的工業國:全球前十名的鋼鐵產能,自主研發重型燃氣渦輪機並獲得德國認證;
- 獨特現代化路徑:神權外殼下的選舉政治+教育資源投入(大學入學率伊斯蘭國家第一);
- 投資機會暗藏:若政權更迭或被肢解,波斯核心區資產將暴漲;若徹底倒向非美陣營,則打開半個世界市場。
四、企業生死線:匯率絞殺戰與套利陷阱
「6.8就是民營老闆們的爆倉線!」翟東昇向在場企業家發出預警。目前套利交易規模已達15兆等級:企業以2%利率人民幣貸款,兌換美元存入香港賺取5%息差。
致命推演:
- 人民幣升值突破6.8(建倉成本普遍在7.2以上),將觸發踩踏式平倉;
- 2兆美元資本回流可能瞬間拉爆美債市場(參考2025年春日本基金500億爆倉緻美債殖利率飆升25%);
- 疊加聯準會主席換屆(沃爾什可能接替鮑威爾),息差收斂將加速堰塞湖潰壩。
破局之道:
- 借勢數位主權擴張:扶持落差生態係出海,「未來談判桌上可要求受援國預裝微信支付」;
- 警覺產業轉移陷阱:印度等國「養套殺」套路頻現,汽車、手機企業需防技術掠奪;
- 文化反制新戰場:黑神話悟空全球熱賣印證,「制裁未來或將包括拒售泡泡瑪特」。
五、終極論斷:歷史十字路口的中國方略
「大國博弈的本質是信用爭奪戰。」翟東昇以毛選智慧收束全局:
- 拋棄「舔狗思維」:關稅自主權與貿易自由化可並行不悖,「美國搞貿易保護是他的權利,我們搞開放是我們的選擇」;
- 重建權力認知:乙方同樣掌握稀缺性權力(如稀土、針頭),需建立「供給武器庫」;
- 鎖定中間陣營:歐洲1.2兆歐元級合作計畫(對標馬歇爾計畫黃金計價)、土耳其中間走廊對接,將決定博弈天平傾斜。
「當整形醫院開始把高鼻樑削低、藍美瞳換成黑瞳時,才是中國話語權的真正勝利。」這場持續五小時的深度解析,在企業家們深思中落下帷幕。
(本文依據現場記錄整理,觀點代表學者個人研究,不構成投資建議)
当前页面是本站的「Google AMP」版。查看和发表评论请点击:完整版 »